通晓查询首页|诗词大全|解梦大全|老黄历
通晓查询 > 历史上的今天 > 历史上的今天8月12日 > 2019年8月12日我国著名作物遗传学家卢永根逝世

历史上的今天: 前一天后一天

2019年8月12日 我国著名作物遗传学家卢永根逝世

2019年8月12日(农历2019年7月12日),我国著名作物遗传学家卢永根因病医治无效逝世。
2019年8月12日凌晨4时41分,中国又一位“巨星”陨落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我国著名作物遗传学家卢永根因病医治无效逝世,享年89岁。
卢永根,他本是一个香港富家子弟,却跑到内地大学学农业,他是华南农业大学的校长、更是院士,他本有近千万资产,却极尽节约、家徒四壁!
在2017年,87岁的他患上癌症,却不顾被癌症折磨得孱弱的身体,在老伴儿徐雪宾教授的搀扶下,缓缓地走入中国建设银行营业厅。
接下来,卢老的一个举动,让在场的所有人泪流满面!
他从一个黑色的旧挎包里,掏出一个折叠过的牛皮纸信封,缓缓地取出里面的十多个存折,交给银行工作人员。
当了一辈子老校长的卢永根,要将一辈子一分一厘攒下的880万9446元整,全部赠给华南农业大学。
同时,他跟妻子一起签下一份协议,两人身后捐献自己的遗体……
2018年3月,已经是癌症晚期的卢永根在病床上,接受了“感动中国”的奖杯。
卢老说:“党培养了我,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,是作最后的贡献。”
1930年12月2日,他生于香港,祖籍广东花县,这是一个殷实的家庭,父亲在一家英国律师行当高级职员。
可是,他原本优渥平静的生活,随着战争的到来永远改变了。
1941年,日军占领香港,他被送回广东老家避难,不仅忍饥挨饿,甚至连能穿的鞋子都没有。
东躲西藏、衣食匮乏的逃难生活,让他深深体会到当亡国奴的苦楚,但更将一颗爱国的种子,深深埋进他的心中!
避难的日子里,父亲曾托人,特地捎来亲笔写的两句家训,
第一句是:身劳苦学;
第二句是:既买锄头又买书,田可耕兮书可读,半为儒者半为农。
父亲的教导让他终身难忘。
两年后,他返回家乡香港,父亲希望他继续读英文书院,可民族意识已觉醒的他,自己选择了香港培侨中学读高中。
香港培侨中学 校门、校舍一角
培侨中学的爱国思想很活跃,19岁的他还加入中共地下党。
当初懵懵懂懂的少年,成为了一个坚定的革命者。
高中毕业时,党组织安排他回内地岭南大学学习,可当时的祖国内陆百废待兴,而他若留在香港,锦衣玉食,条件优厚,两相比较可是天差地别。
可他一个香港人,却放弃了安逸生活回到祖国内地。
他坚定地说:是侵华战争的现实教育了我,我要为祖国复兴效力。
卢永根与同学在岭南大学校门合影
回到大陆进入岭南大学后,他领导岭南大学的地下学联工作,之后转入农学院,开始接触到,自己一生的研究事业:农学。
而随着时间流逝,那场浩劫一步步到来,而他,避无可避。
1950年,卢永根(左)与胡景钊在岭南大学北校门码头
1966年十年浩劫,他未能幸免,被戴上“死不改悔,走资派兼反动学术权威”的帽子,下放到广东翁城干校10年之久。
那段时间,饱经折磨的他,瘦骨嶙峋体无完肤,可即便是再恶劣的环境,他都没有生出一丝一毫,逃离大陆回到香港的念头!
1963年8月,卢永根(左四)随丁颖(左三)考察水稻
直到1983年,他终于凭借真才实学,担任起华南农学院院长,开始了长达13年的校长生涯。
而他的后半生辉煌,也从这一刻开始了。
他多次出国探亲和访问,先后在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、美国戴维斯加利福尼亚大学,从事水稻科学研究。
他太出色了,外国大学都挽留他,在美国的亲人也竭力说服移民过来,可在中国受过无数曲折的他,却不被异国物质生活所引诱,毫不动摇选择留在当时落后的中国。
众人百思不得其解,那时有位美国移民局官员,忍不住问他:你具备移民条件,为什么还要留在贫穷落后的中国?
他深情地回答:我打心底里热爱自己的祖国,因为我是中国人,祖国需要我,科学无国界,但科学家有祖国!
身为校长,他尽职尽责,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。
80年代,学校经费紧缺,他就对自己极为吝啬,坚持不坐车,不搞特殊待遇,办事尽可能乘坐公交、地铁。
一位做工程的亲戚来“走后门”,他义正言辞地说:只要我一天在,你一天不要进华农大门。
如此吝啬的他,却在人才教育与培养上十分大方。
他曾四处奔走,为学校筹备了不少科研资金,不仅如此,他还为优秀学者成立工作室。
别人都说:“他为科研奉献了一切。”
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,曾在一首诗中写道:生命诚可贵,爱情价更高;若为自由故,两者皆可抛。
而他却对学生们说:生命诚可贵,爱情价亦高;若为祖国故,两者皆可抛。
我今天的发言,如果能象一束小火花一样,点燃你们心扉中的爱国主义火焰,并迸发出热情,去为振兴中华而奋斗,那是我所热切期待的!
担任校长的13年,他全心全意为学校全局谋发展,从未利用校长的身份,给自己的教授身份获得好处,更从未利用自己的地位帮助,自己的团队获取研究经费。
不仅在教育事业上卓有成就,他自身科研实力更是过硬。
他与水稻打了一辈子交道,提出的水稻,“特异亲和基因”新学术观点,对水稻育种实践产生重要作用。
如此优秀,忧国忧民的他,在2017年,一个晴天霹雳,多年劳累的他被确诊患上了癌症。
他的身体每况愈下,感觉自己时日不多,便与夫人徐雪宾商量:这十多个折子上的钱,不留给自己,也不留给女儿,都捐了,捐给华南农大!
徐雪宾教授当时就回答:你跟我想的一样!
卢永根夫妇都是大学教授,他本人还是大学校长,中科院院士,但他和老伴一生只有一套房子,直到80多岁,他们还得爬五楼上下。
可当人们去了这位大学校长的家里,都不禁傻眼了、惊呆了!
那一刻,在场所有人都忍不住热泪盈眶!
谁也没想到,这位业界泰斗、大学校长、中科院院士家里摆设竟然如此简陋,一屋子全是旧家具,破旧木沙发,老式电视,还有几张椅子破了,居然是用铁丝绑了又绑。
铁架子床锈迹斑斑,挂蚊帐用的是竹竿,一头绑着绳子,一头用钉子固定在墙上;
满是书本文献的书桌上,一个用得发暗的台灯和一部发黄的白sè座机,就连收音机也是用了十几年,坏了不舍得扔,修了再修……
在整理卢永根的照片时,偶然发现的细节让人泪目,在卢永根不同年份、不同时期的照片里,他竟穿着同一件绿色毛衣……
他穿着它做实验,穿着它谈笑风生……
捐出巨款的那一天,尽管已经被癌症折磨得憔悴瘦弱,他仍穿着这件绿色毛衣……
由始至终,他都保持着,“布衣院士”的赤诚底色。
生活中,他有许多飨宴的机会,却都婉拒了,理由是:节俭。
平日里,他常拿着一个半旧饭盒,与学生们一起排队,一荤一素二两饭,在不起眼的位置,慢慢地将饭菜吃得干干净净。
还总会善意提醒,那些浪费饭菜的学生:“多少棵水稻才能长成一碗米饭?”
随着年龄增长,他的身体越来越差,女儿多次劝他放弃工作,他都拒绝了,有人建议请个保姆,有个照应,出门叫上学校配的专车,还没听完,他就直摇头,然后继续“我行我素”:背个挎包、头戴遮阳帽,缓缓步行到公交站坐公车,一旦遇上大雨,就摞起裤腿,趟着雨水回家。
在他办公桌上的一个笔记本扉页,写着他用来自勉的四个“一点”:多干一点;少拿一点;腰板硬一点;说话响一点。
尽管自己过得如此拮据,可对扶贫和教育,他却格外慷慨,每年都要捐钱,悄悄做过很多善举。
早在2015年,卢永根就和夫人一起回到家乡,他和哥哥一起把祖上留下来的两间价值100多万的商铺,捐赠给了当地罗洞小学。
面对全校师生,卢永根勉励家乡的孩子们:“一定要认真读书、刻苦读书、努力读书!
一个国家强大了,我们作为中国人,在这个世界上才更有地位,才更自豪!”
2017年,卢永根捐完自己的全部资产880万后,他说: 国家培养了我,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,这是自己最后的一点光和热。
这位老科学家,在生命的最后时刻,用无言行动,诠释了人生的意义。
鲁迅先生说:
我们自古以来,
就有埋头苦干的人,
有拼命硬干的人,
有为民请命的人,
有舍身求法的人……
这就是中国的脊梁。
卢永根,他就是中国的脊梁,中国的当代巨星!
人的一生,到底应该追求什么?
而他用毕生奋斗回答了这个问题: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!
他心系苍生,在浮夸与喧嚣中,坚守理想和信仰,生活朴实如土,成就灿若星辰,他一生为国家为民族毫无保留的奋斗和奉献,他是中华民族的脊梁,是一个大写的中国人,是真正值得所有中国人尊敬的人!

历史上的今天8月12日为您提供历史上的今天8月12日发生了什么事件,历史上的今天8月12日我国著名作物遗传学家卢永根逝世,历史上的今天8月12日有哪些事件发生,,历史上的今天8月12日发生的历史事件,历史上的今天8月12日发生了哪些大事,历史上的今天8月12日发生了事件我国著名作物遗传学家卢永根逝世等。